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類社會快速邁入人工智能時代。當人工智能技術為千行百業深度賦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產流程、勞動效率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廣泛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快速重構行業生態,勞動力市場首當其沖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復性、機械性的大量勞動崗位可能很快被人工智能技術替代;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應用于不同的生產場景后,將催生大量新興的勞動崗位。在新一輪技術變革中,勞動者既面臨“機器換人”的生存焦慮,也迎來“人機共生”的進化機遇。在人工智能時代,勞動如何被定義,勞動價值怎樣得到彰顯,成為全社會每個勞動者的必答題。
以電力行業為例,雖然它并不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但卻具有廣泛的戰略性高價值應用場景需求,迫切需要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先進通信網絡等前沿技術。當前,在電力系統中,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貫穿于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等各個環節。在巡檢工作中,國家電網目前通過投入近4萬臺無人機,配合人工智能線路缺陷識別技術,年智能巡檢桿塔1000萬基,減少人工登塔次數40%,巡視效率提升2倍以上;在運維工作中,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已迭代研發至第四代,不停電智能作業超過8.7萬次;在客服工作中,95598智能客服智能問答回復率超90%,累計服務超2.7億次……人工智能技術正與電網關鍵業務高速融合。各地供電企業積極作為,以人機協作、算電協同為主題的學習、培訓、競賽層出不窮,“人工智能+專業”協同更新機制正在為電網新質生產力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不僅要求勞動者了解和熟悉人工智能技術,更需要觀念迭代升級,從“工具使用者”向“規則設計者”角色轉變。在傳統工業時代,勞動者只需熟練操作工具,完成既定作業流程即可創造價值,而在人工智能時代,勞動者必須主動跨越技術鴻溝,成為“懂數據、會建模、能糾偏”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時代發展所需。在新的時代,工匠精神也被賦予新的內涵,“精益求精”“追求很好”“協同共進”等特質進一步凸顯。技術的進步為勞動者施展個人創造力、執行力擴大了邊界,讓勞動者的主體性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勞動已不僅是人們生存的手段,更成為自我超越的途徑。
當前,人工智能正廣泛融入全社會的勞動教育中。可以預見,當新一代勞動者成長起來后,他們將成為駕馭智能工具的更新主體、人機邊界的規則制定者、新型勞動價值的創造者。他們將在新一輪技術浪潮中以實際行動詮釋新的工匠精神,憑借創造、協同、互助重新定義勞動的價值。
在這場人機共舞的進化之旅中,唯有主動擁抱變革、持續重塑自我、秉承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才能在技術洪流中錨定價值坐標,唱響屬于人工智能時代的勞動之歌。

一、功能特點(SZTQS-3000電力每日要聞“電能計量臺區識別儀”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大功率FSK電力載波通訊方式,理論通訊距離滿足任意的臺區供電范圍。
特殊的脈沖電流發射及檢測方式,保證不會因共高壓的臨近臺區會發生串信號的錯誤。
快速、方便的臺區識別功能,分機發起,測試時間不超過6秒鐘,結果準確率100%;結果顯示內容描述簡單、清晰、明確,顯示內容包括被測用戶所在的變壓器臺區編號及被測電表所在的相別(A相、B相、C相)情況,顯示結果直觀。
分支識別功能,準確判別被測用戶所在臺區供電線路的分支,單臺主機可以同時檢測3個分支,多臺主機同時工作可擴展至18個分支。
具備臺變互測功能,多臺主機同時工作,可準確判定各被測試變臺的獨立性,有無電氣連接關系。
具備零火線判別功能,可以顯示零火線接線是否正確,有無反接。
具備相序判別功能,可判別ABC各相的相序是“正相序”還是“逆相序”。
電流檢測采用柔性鉗(可選配50A鉗表、100A鉗表、250A鉗表和500A鉗表)。
多種工作模式任意選擇,組合方便,設置靈活;具有獨立的電力載波、獨立的電流脈沖發送和電力載波與電流脈沖綜合方式等多種通訊方式。
多機工作模式,儀器不分主、分機,每臺設備都可以設置為主機或分機;支持一主多分、多主一分、多主多分三種模式,方便用戶使用,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精準測量三相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數、頻率、總功率等多種電參量,可做為電參量測試儀使用。
儀器能顯示出電壓缺相的情況,自動在液晶屏給出提示。
低壓電網電能質量分析。儀器可對三相電壓2-51次諧波、三相電流2-51次諧波進行精密測量,同時還可以測量各相電壓、電流的總諧波失真度。
矢量圖顯示功能。儀器可將三相電壓、三相電流的矢量關系圖顯示出來,方便檢查低壓用戶計量裝置的錯接線情況。
簡單的示波器功能。儀器可以將三相電壓、三相電流的實際波形圖顯示出來,使用者可對被測用戶的波形情況一目了然。
儀器具備自檢功能,對因過壓、沖擊等原因導致部器件損壞情況出現時,儀器要對故障部分進行診斷并正確提示。
儀器具備零火線自動識別功能,分機在進行臺區或分支測試時,會自動識別零火線是否接對,并在屏幕上加以提示
采用大屏幕真彩色全透液晶屏,陽光下依然清晰。中文及圖形化顯示,界面友好,顯示直觀,操作簡單。
導電硅膠按鍵操作模式,設計合理、操作簡便,其壽命長、靈敏度高,避免了觸摸屏方式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發生故障導致無法操作,或操作靈敏度差而影響用戶的正常使用。
儀器可將臺區歸屬測試結果以記錄的形式保存下來,包括:測試日期、測試時間、臺變編號、電表編號、所屬相別。
測試記錄可以通過U盤等移動存儲設備拷貝到后臺管理計算機,進行集中管理,能對數據記錄進行分類統計,便于營銷部門真實掌握各戶的臺區歸屬、相別歸屬、分支歸屬等信息;正確統計負荷分配情況、線損率等信息。
為了保障操作的可靠性,儀器具備多重保護。電源回路具備獨立且可快速更換的保護元件。設備應用中當接線時誤接入線電壓后,儀器確保無損壞并對誤接線情況進行提示,并且儀器不能執行測試操作。
二、技術指標(SZTQS-3000電力每日要聞“電能計量臺區識別儀”易于維護,使用簡單)
1、臺區測試部分
通訊方式:特種負荷信號傳輸,距離:≥5km
電流測試距離:≥5km
識別周期:≤6秒
測試成功率:100%
分支識別數量:單主機3路(多主機方式可擴展18路)
鉗型電流互感器:750A/1500A柔性電流鉗50mm卡鉗(50A/100A/250A/500A)(選配)
2、電參量測量部分
電壓:±0.2% 電流:±0.5%
功率:±0.5% 頻率:±0.02Hz
相位:±0.2°
3、電能質量部分
電壓諧波測量次數:2-51
電流諧波測量次數:2-51
諧波電壓含有率測量偏差:≤0.1%
諧波電流含有率測量偏差:≤0.2%
4、工作環境
工作環境溫度:-30℃~60℃
工作環境濕度:≤95%RH
工作電壓:AC220V±10%
5、絕緣
⑴、電壓、電流輸入端對機殼的絕緣電阻≥100M?。
⑵、工作電源輸入端對外殼之間承受工頻1.5KV(有效值),歷時1分鐘實驗。
6、重量
重量:1Kg
7、單機體積
體積:25cm×16cm×6cm
虛擬電廠近年來成為能源轉型變革的熱點,各方主體圍繞頂層設計、市場模式、應用落地等方面加快探索。政策方面,山西、寧夏、廣東等省份出臺了專項發展規劃、管理辦法,系統性推進虛擬電廠發展。市場方面,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將虛擬電廠單列為新型經營主體,山西、廣東發布虛擬電廠參與市場交易的細則,明晰收益模式。實踐方面,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聚合調用大量蓄熱型電鍋爐錯峰啟動,為夜間大發的風電騰出消納空間;上海奧動充換電虛擬電廠利用負荷側可調節資源協助電網調頻,展示了短時響應能力;山西風行測控虛擬電廠連續參與現貨市場運行,持續獲得調節收益。
虛擬電廠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需要規范帶領、系統推進。此前,虛擬電廠的發展面臨瓶頸:概念內涵未形成權威統一認識,暫無全局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技術標準和建設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無法滿足產業規范化規模化發展需求;參與市場機制不健全,運營商獲利空間有限,產業健康發展延續性不強;虛擬電廠運營商缺乏支撐業務常態化高效運營的技術和商業模式。
揚州蘇中電力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